2007/04/10 | 我与古龙无缘
类别(试剑集) | 评论(0) | 阅读(44) | 发表于 11:00
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你应该喜欢古龙。”
然而我一直都不喜欢,甚至无法强迫自己喜欢。
从一开始,我就是排斥古龙的。事实上呢,那时我只不过看过一部他早期作品中极不重要的《彩环曲》,而且看的时候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的是被别人改掉的书名与别人的名字。可是仅仅这么样淡漠的一种认识,居然就使我已经认定了他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他鄙视女人。
这就是我唯一能说得通的不接纳古龙作品的原因。
我虽然在下意识中拒绝古龙很厉害,却还是在别人递给我《浣花洗剑录》的时候收下了它。于是我不得不重新估量古龙了。诚然,它有诸多缺点,却恰恰很能在我合卷之后将我带入冷冰冰的自我封闭世界之中,引起我尖锐深沉的思索。我不言、不笑、不作表情,即使走在路上也恍如一具行尸走肉,只是一点点地想下去、想下去……
然而我仍不喜欢古龙,我仍本能地排斥古龙。
对古龙小说产生那么一点点好奇,是在东广“古今话本”开播《风云第一刀》的时候。或许是我用耳朵听古龙比用眼睛看更合适,或许说书人真的是位高手(可我有时又以为古龙的神韵在“说”之中已被消灭殆尽),或许是其小说本身就具备“勾魂夺魄”的魅力,我终于有一天主动去借了这套人家推崇备至,说是如何如何好看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可惜,这部书落在我手里,简直就像一柄好剑落在一个收废品的手上一样,“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成了堆破铜烂铁。
我真的看不出这部小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我眼中,它只不过是本很平凡很普通的武侠小说而已。假如我没有听过一点点《风云第一刀》,假如将这几册书的封面撕去,我相信我绝不会想到这堆“破铜烂铁”居然会是赫赫有名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横竖我虽然听到过“小李飞刀”,却也仅限于这四个字而已,我连李寻欢都不知道)。我大失所望的程度可想而知。
有人说,《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那么——假如“最好的”是破铜烂铁,剩下的岂非都是废渣了?
对于古龙,我由刻意排斥转而为不屑一顾。
古龙小说在我这儿的空白直到知道《名剑风流》的作者是古龙时才又有一线被填补的希望。《名剑风流》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也是我牵肠挂肚放不下的唯一一部古龙作品。早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在广播中收听了所谓的“第一部”。奇诡的布局、奇异的事件、奇妙的人物,哪里是那时的我所能想象?对这未曾播完的故事,我所能记得的虽然十失七八,却一直都没法置之不理,“名剑风流”加“俞佩玉”这七个字一直在我心里藏了七年。这时,我根本不在乎它的作者是古龙。所以当有一天我在一排《古龙作品集》中一眼看到它时,我毫不犹豫地在惊喜中将它捧回了家。
于是,我读完之后,就发现我以前所听过的“第一部”,实在是全书最最精彩的部分。我哑然失笑。
七年心愿已了,我却仍对古龙漠然视之。
看的书越多,我的眼光也随之越来越高。卧龙生、萧逸等人的作品我终于有一天宣称不在眼内,当金庸的小说除《鹿鼎记》外全被我翻到快要能背出来的时候,打破读古龙的空白已有了其必然性,对武侠小说的喜爱终要强迫已非名家名篇不读的我重新尝试阅读古龙。
如果说这种反应是像氯酸钾加热分解成氧气那样缓慢的话,那么西门吹雪无疑充当了高锰酸钾的角色。(见《西门吹雪》)
因而我专访古龙由《陆小凤》下刀。这无疑也是非常有名的一部名作,可我读它,已不仅仅是“破铜烂铁”的感觉,不知是为了不喜欢陆小凤这个人,还是为了不喜欢这些故事,要不也可能是不喜欢陆小凤的四条眉毛,我读这六卷,实在是有点味同嚼蜡!我似乎可以说,我宁可重访李寻欢,也不想再见陆小凤。
幸好,我还不是那种一下子就会退却的人,既然已经决定要拜见古龙了,那好歹总要再试试的。于是,我又选择了《绝代双骄》。书主在把书借给我的时候,很惊讶地问:“这本书你没看过?”是的,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却一直悭吝一面。或许有的人不会相信,一个武侠爱好者读了几年的武侠小说,不仅没有碰过《绝代双骄》,甚至连一点点关于它的内容都不知道。可惜,我就是一例。
《绝代双骄》是唯一一部我为古龙叫过好的作品。
不必要理由,也没有理由,我就是做了这么一件事:击案叫好,为一个我素有偏见的作家的作品击案叫好。
读过这部作品,我总算有点能够理解为什么许多人那么喜欢古龙了,假如在我对古龙毫无印象时我读它,我想我也会喜欢他的。
只可惜,《绝代双骄》却非一部可以反复玩味的作品,它只能读一次,第二次就不会有第一次那种要为它叫好的感觉了。
而这,也无疑是我认为的古龙作品的最大缺点——风格不够隽永。
“因辞害义”是古龙常犯的一个毛病。
这种事我做过。早在看古龙小说以前,我就用“散文诗”的笔法写过武侠小说,结果倒的确达到了我要追求的韵味,可写出来的玩意儿,实在不忍卒睹。所以,对这种毛病,我向来比较敏感。极力渲染语句,我很难说这是不是一个坏习惯,不过,我认同一句话:“雅到极处还是卑俗。”或许古龙是太雅,而我又是个挺注重炼字的人,所以反觉淡然无味,没了感觉,经不起反复玩味。
在此之后,我仍读古龙,不过强迫的意味少了,我希望自己慢慢能喜欢他的作品——毕竟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是一种享受。
问题是,他越有名的作品,我竟然越没有感觉,连那种“破铜烂铁”的感觉都没有了。我真不知它们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我不可能因为好剑在我手中变成了破铜烂铁便坚持认为它就是破铜烂铁。
古龙能为那么多人喜爱,“古金大战”会久持不下,都说明古龙作品是有它们优秀之处的。
我承认他的长处,肯定他的长处。
如果站在纯粹理论性的立场上研究古龙,他确有其过人之处。特别对他辉煌时期的作品来说,从整体结构的严谨到语言文字的流畅,应该说还是接近于无懈可击的。回顾当年,在我连《彩环曲》都未读过时,我理想中的武侠小说是非常接近古龙的——无时代背景的纯江湖、奇诡的布局、美丽的诗化风格,推理性的进程、人性的刻画、人生哲理的阐述……那么,也许在我读《射雕英雄传》第二遍以前,还未真正为金庸倾倒的时候,翻开《萧十一郎》翻开《铁血传奇》,我仍具备喜欢古龙的条件,会去喜欢他的。
我很知道,我确有喜欢古龙的理由。
关于西门吹雪的三言两语可以打动我,读完古龙小说后我的写作风格会立时跟着他转一阵子,古龙人物的思维逻辑方式可以让我有意无意间照做不误,一直都在证明我同古龙作品之间,有一种奇异的共鸣存在。
但是承认他的长处,知道自己应该喜欢他,并不就等于喜欢。
喜欢是一种缘。
喜欢并不一定要针对最好的而发,喜欢是不计较不挑剔不刻薄别人缺点的。
但是我挑剔,极挑剔,挑剔得近于刻薄。我通常都不善于看出别人写作上的缺点,通常都觉得人家写得不错——当然,“不错”与“好”是两个概念。但对于古龙,我的眼光异常挑剔,我有时简直就是以审视自己的目光在审视古龙,在我这种眼光下,可以说除了“完美”都逃不脱被推翻的命运。
因为特别容易接受,所以不喜欢,那是另一种说法。
我不知道,是否就因为我太容易接受,所以才会如此淡漠,如此不屑?
也或许,我其实是在逃避,因为怕发现自己与他过多的不谋而合,太容易走上他的老路,令自己举步维艰,所以不愿去好好了解?
或者是,或者不是,或者有一点点是。
不过,无论什么原因,无论是他的原因还是我的原因,不喜欢古龙是个客观事实。
既然喜欢是一种缘,那么不喜欢就是无缘。
我想,我是再也没有机会去喜欢古龙了。
我只好说——
古大侠,我是与你无缘了!

1996.3

typhoonlu元休评:
一口气读完这篇在我认为极其怪异的文章之后,最真的感觉是我与作者的“话不投机”,然而尽管这样,我还是要说上“半句”,以免憋的慌。
纵观全文,似乎作者的心情时好时坏,对古龙的作品时喜时厌,我敢断定,这是因为在不屑的同时,你已经对古龙产生了好感,喜欢上了古大侠的作品,虽然这只是一点儿萌芽而已。
你自己也说,拍手叫绝的《绝代双骄》是部佳作,可见对你来说古龙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诚然,任何作家作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古龙有他的缺点,他太不尊重女性。把中国古典女性的美转变成了现代的新潮的开放式的浪漫美和奔放美,说不定这正是古大侠所追求和向往的,很有主观意识。再者,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哪一个不是酒到杯干之徒,风花雪月之辈,他们体内流的是古龙的血。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江湖义气,两肋插刀;高手相争,一招定局;男人的笑,女人的泪;敌人的凶狠,朋友的默契……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古龙小说妙笔生花之所在呀!
最令人赞叹不已的当数古龙对人性的刻画,这一点不必多说,作者自己也已予以肯定,这样看来,作者若再说“与古龙无缘”,那可真是无“缘”了。
本来讲好只说“半句”的,不知怎么搞的说了一大通,似乎全在给古龙说好话。不过作者勿须改变,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喜欢什么就是什么,我这里只不过凭添几句闲话而已。

自述:
我不想对别人的话反驳什么,这一篇《我与古龙无缘》虽看上去洋洋洒洒一大篇,事实上并未真切地表达出我对古龙的感觉,写得还是比较草的,特别后半部分,每次写到这都因精神不济匆匆收笔,变得跳跃过快、莫名其妙。我对古龙的感觉,也绝不仅止于这种“道是无缘却有缘”的简单,只不过归根结底,还在于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无缘而已。

《试剑谱》张彦评:
真无缘否?还是道是无缘却有缘?
古龙真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他书中过多过滥的色情描写,性变态等,令人脸红、心跳,痛斥这是少儿不宜;他书中对女子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令捧书之众多女士,痛骂不已,却又弃之不舍。
然而古龙笔下的人物,永远是新鲜的,不必再列举许许多多的英雄,只知道这些英雄都已在我们心中生根。
0

评论Comments